close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EPFL)科研項目閃耀太陽能技朮領域

2010/10/11 08:42



上海2010年10月11日電 /美通社亞洲/ --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EPFL)在2009年被上海交通大學評為工程技朮和電腦科學領域的最佳歐洲大學,尤其是在太陽能技朮這個變得日益重要的領域中更是有著突出的表現。

兩個洛桑聯邦理工大學的科研項目就是最好的例証。一個是“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又稱“格蘭澤爾電池”,EPFL 格蘭澤爾教授憑借著這個項目獲得了2010年的千禧技朮獎,并獲得了80萬歐元的獎金。另一個項目就是“陽光動力”計划,這是全世界第一架僅僅依靠太陽能挑戰全天候飛行的飛機。

格蘭澤爾(Michael Gratzel) 是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EPFL)的教授和化學家,也是科學成果被引用數量最高的世界十大科學家之一。他為“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發展貢獻了30年的研究經歷,目前他已在赫爾辛基被授予了千禧技朮獎。

千禧技朮獎是全球享負盛名的科學成就獎之一,是芬蘭“向改善生活之科技的致敬”。該獎項也是世界上最丰厚的科技獎項,旨在鼓勵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和減輕技朮恐懼的科研創新,更致力于促進科技工作者和社會決策者的交流與探討。該獎項創立于2004年,每兩年由芬蘭科技學院頒發。芬蘭科技學院是一個由芬蘭工業界及國家共同成立的獨立基金。

格蘭澤爾教授于1988年在洛桑研發了他的首個太陽能電池,其靈感來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為了模擬植物將太陽光轉化為可供其新陳代謝的能量的過程,“格蘭澤爾電池”(又稱“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通過一種有機染料來吸收太陽能,在納米級的二氧化鈦晶體中釋放出電子,然后通過碘含電解質將這些電子傳導到電池的電極。這些材料便宜且無毒,因此這種電池可以通過滾動印刷工藝大量生產。

雖然現在的“格蘭澤爾電池”效率還相對較低(能將11.5%左右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但是其成本低廉、生產便捷的優勢使得這一技朮備受關注并發展迅猛。另外,相對于傳統的硅材料太陽能電池,“格蘭澤爾電池”在應用上也更廣泛,這些優勢使得該成果成為可再生能源領域最有前景的技朮之一。

為推動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改變中國現有的能源結構、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能源,武漢國家光電實驗室在科技部、教育部、湖北省、武漢市和和華中科技大學的大力支持下,于2008年開始著手組建介觀太陽能電池研究團隊。2008年韓宏偉教授被引進回國,其帶領的團隊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已成功以碳材料為對電極并基于一塊導電玻璃制備出全世界第一塊大面積(10cm×10cm)全固態單基板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板。這項成果對于“格蘭澤爾電池”的工業化發展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2009年8月,邁克爾.格蘭澤爾教授在參觀實驗室后,對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領域的快速發展及研究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現已同意接受擔任本團隊的顧問教授,并以現有團隊為基礎在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建立以其命名的格蘭澤爾介觀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心。

2009年12月,程一兵教授加盟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介觀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心,并擔任中心主任。目前中心實驗室面積超過500平米,另有近200平米的千級超淨室作為單基板全固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全自動示范性建設基地。韓教授所帶領的小組現在正在制備第一塊面積為1m×1m全固態格蘭澤爾電池板。

雖然此電池板還沒有進行大規模的生產,總部設于威爾士加的夫市的 G24i 創新公司,在格蘭澤爾電池板的基礎上已經制造出了第一批商業產品,即一系列的旅行背包,內部含有一個柔韌的太陽能板,能為各種電子設備反復充電。就在 G24i 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塊用于商業的格蘭澤爾電池板的三個星期后,公司宣布其已經和中國最有聲望的三家科研機構簽訂了正式協議,以便加快該技朮的工業化發展。G24i 已經和天津的中國國家納米工程技朮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隸屬于中國科學研究所)以及中國納米技朮基地建立了合作關系。

這些合作不僅會讓 G24i 開始大規模生產格蘭澤爾電池板,而且也能進一步促進提高這些出色的電池板的效率和耐久率的研究。

雖然現在沒有使用格蘭澤爾電池板,但是 Bertrand Piccard 和 Andre Borschberg 基于 EPFL 的技朮制造出的陽光動力號是全世界第一架僅僅依靠太陽提供的能量便可全天候飛行的飛機。這架飛機有著波音747-400的翼幅,自重卻僅相當于一輛家用汽車 (1600kg)。超過12000節安裝在機翼上的太陽能電池源源不斷為四個電動馬達提供能源。在白天飛行時,這些太陽能電池同時也向安裝在飛機內的鋰聚合物電池充電,這些鋰電池可以為飛機在夜間飛行時提供能源。

今年的4月7號,數以萬計的人群從瑞士各地趕到了佩耶納飛機場,見証了這架飛機的第一次試飛。測試飛行員 Markus Scherdel 緩緩的將飛機升至1200米的高空,在那里 Scherdel 熟悉了這架飛機的飛行性能并且進行了首次飛行演練。1小時27分鐘后,Scherdel 在瑞士沃州的停機坪上完成了第一次降落。

“第一次飛行對我來說真是太興奮了!”Markus Scherdel 走出機艙時激動地說。“陽光動力號的實際飛行與我們在飛行模擬器中的演練不差毫厘!盡管這架獨特飛機的體型巨大,體重卻極輕,但飛機的可控性依然優秀,完全符合我們的預期。”

2010年7月7日早上06:51,陽光動力號由該項目的合作創建者兼首席執行官,Andre Borscherg 駕駛,從瑞士的佩耶納飛行基地起飛。在經歷了26小時不間斷的飛行后,終于在2010年7月8號早上09:01回到了佩耶納飛機場,成功結束了這次歷史性的首次晝夜全天候的飛行。

2010年10月12日,洛桑聯邦理工大學創新與技朮轉化副總裁 Adrienne Corboud Fumagalli 女士和陽光動力首席執行官、合伙人Andre Borschberg 先生將作為演講嘉賓參加在上海宏安瑞士酒店舉辦的第一屆“日內瓦湖區創新日活動”。這次活動,是由洛桑的市長和副市長,以及沃州副州長、經濟部部長帶領的由40名政府官員和日內瓦湖區企業協會組成的代表來到上海。除此之外,中方屆時也會有60到80人參加此次活動。這次訪問是發展兩國最發達地區在經濟、技朮以及官方的合作的一次契機。

關于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EPFL):

坐落于風景秀麗的日內瓦湖畔,遠眺壯觀的阿爾卑斯山脈,比鄰洛桑大學、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和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EPFL)是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ETHZ)齊名的兩所瑞士聯邦理工大學之一。

EPFL 中國聯系方式:

nicolas.musy@epfl.ch( mailto:nicolas.musy@epfl.ch )
C/o CH-ina (Shanghai) Co. Ltd
Tel: +86-21-626-608-44 x805

EPFL 現有在讀學生超過了6500名,分布在基礎科學、生命科學、工程技朮和建筑學中,這個數字從1990年開始增長了70%。作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EPFL 擁有著先進的教學設施和頂尖的師資力量,其與日俱增的名望吸引著世界各地優秀的學子。學校致力于培養基礎科學、跨學科領域研究和創新的優秀人才。由于 EPFL 的校園中有60%的教職工來自于海外,學生來自于112個不同的國家,所以洛桑聯邦理工大學也被稱作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大學之一。學校排名也始終保持在全球前25,歐洲前5的綜合性大學之一。

“恢弘其心,建樹未來”www.epfl.ch

消息來源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EPFL)
 


http://www.finet.hk/mainsite/newscenter/PRNCN/0/20101011163632a3bdebxprbg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TO GLA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